其实这也不怪他两,从小到大,这帮调皮捣蛋的家伙谁也不怕,就独独怕高顺一人。
兴许是高顺总是板着张脸,不言苟笑的缘故,少帅军里的这些小家伙可都怕他得很,远远望见,就赶紧避之夭夭。
如今长大许多,反而愈发觉得畏惧起来。
“怕就别提亲了!”
不知何时,一名英姿飒爽的戎装少女走来,杏眼微瞪。这些家伙居然在背后说她父亲坏话,她这个当女儿的如何能忍?
“我什么也没说!”
曹隽第一个举手,并迅速把锅推给了其他人:“都是他们说的,跟我一点儿关系没有!”
“跟我也没关系!都是他们!”
华豹跟着落井下石,随后使了个眼色:风紧,扯呼!
众少年纷纷拍去屁股泥土,一溜烟便没了踪影,只留下马超一人。
“这帮家伙,真不够义气!”
马超无奈笑着,起身解下披风,搭在高阳肩上,目光里透着柔情:“馨然,你的伤寒还没痊愈,怎么就来了这里?快回营帐歇着。”
见到马超如此关心,高阳心中温暖不少,“我刚刚听得你父亲吩咐,说是让我们明日随使节一同返回长安,所以我才来这儿知会你们一声,让你有个准备。”
马超微微颔首,说了声知晓。
江东,吴郡。
宽阔的郡守府内,孙策坐在大堂,堂内还有几人,一个是他的弟弟孙权,一个是他的结拜兄弟周瑜,另外一人则是他登门请来的郡府长史,张昭。
自去年夏天孙策领了兵马以来,一路杀往江东,在吴郡同严白虎展开数场激战。
后因严白虎大意,误中周瑜计谋,致使全军大败,被孙策围困于乌程。万不得已之下,严白虎只能派出弟弟严舆去向孙策求和,结果孙策不准,严舆便于席间出手偷袭,结果反遭孙策击杀。
得知此事,严白虎自知抵抗不住,穷途末路之下,往余杭投奔许昭,后下落不明。
击败严白虎后,孙策在江东威望大涨,又因孙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孙策的队伍随之壮大,到达叔父吴景的驻地历阳时,已有近两万兵马。
拿下吴郡,孙策将矛头指向会稽。
会稽郡守王朗,就是昔日老太尉杨赐的学生。
这个人吧,搞搞内政倒是一把手,行军打仗,完全纸上谈兵。
会稽功曹虞翻言孙策势大,劝王朗暂避锋芒。
王朗却是不听,派兵在固陵阻击孙策。
孙策领兵多次发动进攻,均未能奏效,叔父孙静献计,建议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孙策依计而行。
于是,在某个月黑风高之夜,孙策令人到处点燃火把,迷惑、牵制正面敌人,然后又分出兵马悄悄从查渎出击。
王朗大惊之下,派麾下将领周昕率兵仓猝迎战,结果遭孙策阵斩,长驱直入。
败溃之后的王朗只能选择逃命,带着虞翻乘船逃到东冶,孙策乘胜追击,并将王朗、虞翻生擒。
于是,会稽平定。
会稽平定之后,孙策有了两郡之地,他写信把这消息告诉好兄弟周瑜。
当时,周瑜的叔父周尚任丹阳太守,得知孙策要干大事业,周瑜成功说服叔父,将丹阳拱手让出。
于是,孙策不费吹灰之力,又拿下丹阳。
至此,江东六郡已有一半在手。
至于另外一半,则在扬州刺史刘繇和后将军袁术手中。
在此期间,袁术屡屡派使者来访,大约就是说念及旧情,想让孙策重归他的旗下。
袁术是个什么样的人,孙策再也清楚不过。与其说是顾念旧情,倒不如说是看中了自己手上的江东三郡,袁术想空手套白狼的纳入麾下。
天下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孙策心中哂笑,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心情痛骂一番来使。后来频繁了,孙策骂都懒得骂了,索性闭门不见。
想想当年,父亲孙坚死后,孙策披麻戴孝的跑去找袁术借兵替父报仇。
然而袁术呢?推三阻四。
后来北上,袁术自个儿大意中了埋伏,手下谗言说是孙策当的内应,偏偏袁术还就信了。
当时孙策心里,那叫一个窝火。
如今舔着脸来说什么误听小人之言,早干嘛去了!
孙策将此事抛诸脑后,他今天叫周瑜、张昭过来,就是想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余下的江东三郡,打还是不打?
“主公是担心,一旦你拿下江东六郡,会有人眼红功劳,故意在大司马面前恶意中伤?”张昭摸着下巴处的胡须,目光睿智的说了起来。
孙策点头,他虽然行事较莽,但也懂得许多人情世故,尤其是在经历了袁术的事情之后。
三人成虎的事情,历史上的例子数不胜数。
“确实,臣下太强,容易引起主上忌讳。”思索之后的周瑜也随之附和。
“有什么办法没有?”孙策问道。
堂内沉默小会儿,周瑜不愿提,那就只能由张昭来说:“办法倒是有,就是看主公愿不愿意用。”
“说来听听。”
“主公可选族中子弟,亲自送往长安,以为人质,并当面向大司马表示,忠心无二。如此一来,大司马势必会委以主公大权,主公也可以在江东大展拳脚,建立功业。”
张昭缓缓道来,要想吕布信任,这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
孙策沉默了。
此时,堂内的二弟孙权开口了:“策兄,愚弟以为,不如索性趁着士气直接拿下余下三郡,开创江东基业。这里远离中原,又有曹操、陶谦等诸侯拦道,就算大司马不信你,想对付咱们,也是鞭长莫及。”
听得此话,张昭偏头看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相较于主公的热血激昂,二公子倒是目光长远,是个有想法的人物。
孙策闻言,狠狠剜了弟弟一眼,神色愠怒:“权弟,这种话以后不准再说!”
“兄长为何不愿?”孙权想不明白,这明明是个大好时机。
“父亲逝去的时候,你不在身边,所以不懂。记得我在袁术麾下任职的那会儿,袁术不肯重用,处处提防于我。后来大司马慧眼,既以国士待我,为兄此生,自当奋命报之!”
这是孙策的信条。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