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年底。
大明朝内阁和户部联合发布了一条政令,这条政令立刻让整个大明骚动起来。
这条政令的具体内容就是远宗室禄米从每年八百万石减到七百万石,这一下子便让宗室炸开了锅。
他们一番打听之下,才知晓这政令正是出自礼部左侍郎陈瑀的手笔,报复!他们知道这是陈瑀的报复。
是针对他们联合起来推翻陈瑀两条政令的报复,好么,你陈瑀以为你是谁?竟可以和整个大明朝的王贵作对么?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于是乎,在临近年关的时候,所有宗室联合进京,要知道,此举无异于造反,因为太祖皇帝自定下藩王制度之后,所有成年藩王必须离京就藩,且不得出藩地一步。
如今这些人已经完全不顾祖制,这意味着什么?若是一个两个还好,可是两京一十三省所有州府的宗室一同出发如今,凭谁也不敢阻拦。
他们这是在给朝廷施压,给陈瑀示威!
当李东阳知道藩王这般动作之后,也颇为担忧,他找到了陈瑀,但是陈瑀却让他放心,陈瑀说一切都在自己的意料之内,决计出不了事。
陈瑀说罢,李东阳才稍稍放下了心事。
这般博弈决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陈瑀已经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了,因为他必须要让藩王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取得胜利,只有这样,陈瑀才能拿出自己的底牌。
果然,这一年的年关,无论是陈瑀、还是藩王还是内阁和户部,全都没有一个人过个好年。
两方争执不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加上陈瑀现在又在礼部,这些人可都是玩礼法的高手,又有方献夫等给事中言官,所以在对抗宗室群体中,陈瑀一点不落下风。
宗室们此刻也真是捉急了,他们实在没有想到陈瑀这小子的骨头这么难啃,本来以为只要自己轮番出动,那小子肯定怂了,却没想到他越战越勇。
这就罢了,加上正德皇帝的面也见不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内阁说了算,现在内阁又拿不定主意,毕竟两家都有理,内阁也不能随意的就主观的偏向谁。
这仗对陈瑀来说无关紧要,反正他也没利益,但是对宗室就大不同了,如果这次输了,损失的是他们的切身利益。
于是乎那些本来各自为战的宗室们空前团结,一同商量研究如何对付陈瑀,憋了许久,终于要放大招了!
看着内阁中优哉游哉的陈瑀,李东阳没好气的提醒道:“宗室已经放出话了,明天一战不是你死就是他们亡,你倒好,像是没事人一样。”
陈瑀笑了笑,双手一摊,“本来也没我什么事,这下倒好,我还怕他们不放大招呢,就等着明日呢!”
“你呀你,那些人被你玩的团团转,到现在还不知道你真实的目的是什么呢!”李东阳言语中颇为平佩服。
果然,第二日,朝堂上争执十分的激烈,所有矛头直指陈瑀,陈瑀却闲庭信步一般,优哉游哉。
半饷后,那些宗室像是累了,陈瑀方才开口,“既各位要取消一条鞭和摊丁入亩,那朝廷少了进项,不从尔等口袋里面掏出一点儿,也说不过去吧?”
果然,这小子的目的就在这了,那些宗室像是早就意料到了陈瑀的目的,他们道:“我等可非代表着自己,不过是替天下人说句话罢了,陈大人这意思,为何不从他们身上下手?”
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打着这么大的名头,扣了这么大的帽子,还不是为了自己?说的这么冠冕堂皇。
陈瑀笑眯眯的道:“其实本官也并不想减俸,只是若是两条政令废除,朝廷可真是少了许多进项,我也知晓各位王爷们的难处,也只想各位也是为朝廷着想,其实心中并不想废这两条法令,也只是碍于无奈!”
那些王贵们听到陈瑀这番话,方才点了点头,想看看陈瑀到底打的什么主意,陈瑀继续道:“本官觉得,我等都是各自有理,既如此何不找个折中的办法行?”
那些宗室一听有路,面色微微露出喜色,忙问道:“如何折中?”
“两条政令不废除,朝廷既然增了这么多进项,自当拨出一点给尔等,900万石如何?”陈瑀道。
对于这种谈判,陈瑀决计不会一下子开出心理价位,因为他知道这些人根本就没将大明的死活看在眼里,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区区的一百万石肯定打发不了他们。
果不其然,他们连忙摇了摇头:“我等是代表下面人说话,这点儿钱我们也不要,拿出来是要分给他们,只是区区的一百万怕是无论如何也不够。”
“一千万石!”陈瑀也不含糊,一下子又加了一百万,这么大的手笔让王贵们全都懵逼了,因为他们不相信陈瑀会有这么大的权力,全都疑惑的看着内阁。
李东阳点了点头,稳重的道:“陈大人说的都已经和老夫商量过了,老夫同意。”
那些宗室一看有路,只是这么一闹,就加了两百万石,这可是比天上掉馅饼还难啊,不过他们也能撑住气,摇了摇头道:“不可不可。”
这些老流氓们,无耻到了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陈瑀也摇了摇头,“那朝廷也给不了更多了,如果不行,我等可下政令,直接将这二百万石分给那些所谓的百姓们,不知各位意下如何?本官想,这么多应该能满足他们。”
陈瑀这话说出来,那些人脸上立刻大惊失色,急忙摇头,“既如此,那边罢了。”
以为这样就完事了?想白白的拿二百万石俸禄?你们想的倒是很美。
就在宗室们还未来得及高兴的时候,陈瑀突然道:“慢着!”
“怎么?陈大人要反悔?”
“非也!”陈瑀笑道:“本官是决计不会反悔的,倒是怕日后还出了这些事,那到时候可不好收场。”
原来是为了杜绝后患?宗室们也不傻,他们肯定不会再答应陈瑀任何的要求。
可是当陈瑀将条件说出来之后,这些人再也忍不住了,陈瑀又加了,一千二百万石!
这什么意思?将近国家收入的一半了,要知道在弘治朝时期,国家定额收入只有二千七百万石,虽然正德时,因两条政令,国家收入提高到了三千多万,可一千二百万决计不是个小数目!
这样的条件怎么能不让宗室们乐开了花!
“但是本官有条件!”陈瑀的话立刻引起了宗室们的注意,冷静一番后问道:“什么条件。”
“尔等必须和大明签订一份合约,且长久有效!”
“什么合约?”宗室们警惕的道,如果这合约对他们有不利,他们宁愿放弃这二百万,直接拿一千万的好处跑路。
“从此后,一千二百万俸为朝廷拨付给尔等定额,尔等不可在对一条鞭和摊丁入亩又任何异议!”陈瑀说出了条件,其实这句话的重点是前面一句,后面只是为了迷惑他们。
可是他们却以为陈瑀的重点在最后一句,当即乐开了花,立刻同意,并且急不可耐的让内阁拟定合同。
李东阳都看傻了,这事儿陈瑀不急,那些宗室们倒是急的像孙子一样,简直让李东阳哭笑不得,同时心中开始佩服陈瑀这小子了。
能这么前瞻性的看透问题,而且可以不露声色的提前解决问题,并且手段这么的高明,陈瑀不得不让他李东阳佩服。
就在宗室禄米问题解决后,畿南地区发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有农民刘六刘七者在霸州发动起义。
农民起义这种事层出不穷,一开始朝廷谁也没在意,可是二个月后,朝廷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刘家兄弟二人的起义军军令严明,所到之处深受百姓爱戴,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发展到足有万余人,并且还在不断的壮大。
不对啊,按理说自考成法出来之后,地方上贪污已经少了许多,为何还有这么多人造反?
陈瑀想不出问题的根基节,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当这则消息传到京师自后,陈瑀立刻自告奋勇,愿统兵清理叛乱。
倒不是陈瑀想要立功或者怎么样,说实话,这样的事,谁也不愿意去触碰,京畿附近的军兵素质陈瑀比谁都清楚,他能用的兵也只限于京畿附近,边军还不可调动,想要靠这些军兵去打起义军,谁都没有信心。
用后世流行的话来说,京师的军兵就是一群纸老虎,除了欺负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若是带着这样的兵去打起义军,其结果不言而喻,失败的概率很大,所以一般人都不愿意去,若是成功了那皆大欢喜,可失败了呢?
所以当陈瑀要接这个统帅之职位的时候,兵部没有任何异议,他们正愁着找不到人,这刺头却跳出来,真是自找麻烦。
既如此陈瑀为何还要这么积极?陈瑀不傻,他想弄明白缘由所在,对这种事,决计不能靠暴力,他不想损坏大明的根基—百姓。
所以他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