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的发展,对于李儒沛来说,也太快了,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征伐黄巢和毕师铎,不是最终的目的,占据这些地方之后,很好的建设,让百姓富裕起来,至少让百姓能够稳定下来,才是主要目的,平定南方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黄巢这么快就被剿灭了,这让李儒沛头疼,要知道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的地盘是很大的,很好的建设这些地方,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李儒沛对大唐的官职,早就有看法了,他认为官制的不顺,也是造成大唐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节度使的权力太大了,特别是能够掌控军队,这一点是不可思议的,地方的军队效忠节度使,根本不会理睬朝廷,军队相当于节度使私人所有,这样的体制说起来就是笑话,若是任由这样的体制发展下去,大唐将永远不得安宁。
当然产生这种局面,也是有原因的,无非是因为朝廷的衰弱,无法控制地方了,才纵容地方的节度使,北方的那些藩镇,从安史之乱之后,就开始独立于朝廷了,这场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动乱,让强盛的大唐开始衰弱下来,让藩镇割据的情形开始出现。
在李儒沛掌控的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两位节度使崔安潜和刘允章是绝对不能够掌控军队的,哪怕崔安潜是李儒沛的岳父,也不能够掌控军队,李儒沛之所以攻打扬州,要彻底剿灭毕师铎的大军,其最为根本的目的,就是南方除开铁血军,不允许存在其他的军队。
在李儒沛的理念里面,大唐不允许任何的节度使掌控军队,军队和地方上面必须要剥离,由朝廷或者是皇上绝对控制。哪怕就是北方戍边的军队,也是朝廷派遣将领,地方上不准染指,至于说节度使,就是管控地方上的民政。
今后节度使的权力要逐渐的削弱,加强刺史和县令的权力。
官制必须要理顺,不过这些事情,李儒沛只是在考虑,从实际情况来说,至少有十年以上的时间。铁血军需要四处征伐,真正的统一大唐,接下来就是理顺官制,大规模的整顿官场,可惜局势的发展,让李儒沛感觉到,他的计划必须要提前了。
皇上的圣旨抵达襄阳的时候,李儒沛从扬州回到了襄阳。
一切的计划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围困扬州的依然是五万大军。高驰邦出任副帅,负责统一指挥,黄彪和朱温等人,协助高驰邦。赵来宝统领一万大军,驻守在江南西道所属的洪州,掌控江南西道,谢玉鑫指挥五千铁血军将士。赶赴江南东道所属的苏州,掌控整个的江南东道,谢玉鑫和赵来宝的任务都还很是繁重。需要剿灭江南道的匪患。
应该说黄巢被彻底剿灭的消息传遍江南道之后,一些在江南道作乱的势力,纷纷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投降了,这也源于高驰邦率领的大军,在岳州、江州、洪州和饶州等地剿灭匪患的举措,铁血军迅猛如虎,出手狠辣,土匪根本不是对手,那些反叛的力量看见这样的情形,是绝不敢抵抗的,只能够是乖乖的投降。
地方官吏的缺乏,成为了目前最大的问题。
李儒沛头疼这件事情,崔安潜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已经派不出更多的官吏了。
皇上的圣旨,让崔安潜等人欢欣鼓舞,可李儒沛却没有看在眼里。
东都留守阚泽宇带着十余人依旧在襄阳调查,他们的调查已经失去了意义,皇上圣旨下达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的调查没有任何的作用了,不过既然是皇上亲口安排的任务,他们还是要完成的,好笑的是,他们的这次调查,没有到淮南道去,更没有到扬州去,而是一直都留在襄阳,如此调查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李儒沛回到襄阳的时候,见了阚泽宇等人。
阚泽宇的态度非常的恭敬,站在李儒沛的面前,一直都不愿意坐下,李儒沛已经是大唐的福王,排名在诸王之上,更为关键的是,李儒沛是南方道大行台,掌控南方的一切事宜,做出的任何决定,都不需要经过朝廷讨论和商议了。
李儒沛之所以见阚泽宇,一方面是因为崔安潜的推荐,说是阚泽宇这人有能力,能够委以重任,另外也是马浩轩的力荐,马浩轩当初作为朝廷使者,与阚泽宇一同到梁州,结果马浩轩投奔了李儒沛,成为了李儒沛的心腹,阚泽宇回到了朝廷。
因为缺乏官吏,李儒沛也想到了,能够让阚泽宇留下,当然是不错的,崔安潜能够看上的人,能力肯定是不错的。
襄阳的王府,没有任何的变动,只是南方道大行台设置在王府之内,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方的权力中枢了。
厢房,李儒沛和崔安潜面对面坐着,他们需要商议绝密大事。
李儒沛首先开口了。
“岳父大人,铁血军已经掌控了江南东道、江南西道,还有淮南道,某的想法,让于承惠出任江南西道节度使,谭明晓出任江南东道节度使,钱士渠出任淮南道节度使,此外就是马浩轩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至于说岳父大人,出任南方大行台特使,不知道这样的安排,岳父大人看看是否合适。”
崔安潜稍微思索了一会,重新任命节度使是必然的事情,何况李儒沛已经是南方道大行台,至于说什么司徒和中书令,那都是虚职,没有任何的意义。
崔安潜更加明白,自己出任了南方大行台特使,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从此他可以代表李儒沛行使南方道大行台的职责,甚至可以直接调整官吏了,承担了这样的重任,加之和李儒沛之间的特殊关系,崔安潜肯定是呕心沥血了。
“如此安排某没有什么意见,目前之问题,还是官吏不够,某有些时候,真想着能够从京城招募一些官吏啊,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已经不能够继续抽调官吏,否则这些地方也难以维持正常运转了,山南西道节度使衙门,仅仅剩下二十多人,刘公已经是叫苦不迭,山南东道节度使衙门,也就是三十余人,还要承担各地之协调职责,人手远远不够啊。”
李儒沛点点头,突然开口了。
“某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开科举,这本是朝廷的事情,不过科举可以放在襄阳举行啊,录取的进士,经过了培训之后,就可以直接派遣到各地去担任官吏了。”
崔安潜的眼睛亮了,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科举取士,这些人一定是兢兢业业的,做事情也能够放心,至于说不熟悉官场套路问题,只要经过严格的培训,问题就不是很大了。
“这个办法可行,某建议王爷可以先行开始运作,科举取士可以定在九月举行。”
“不,某的计划是五月进行,时间不能够拖得太久了。”
人员缺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只能够慢慢的想办法,这一点崔安潜也是明白的,用人特别重要,用错一个人,损害的就是一大片的地方。
“岳父大人,某认为大唐之官制存在问题,特别是节度使之权力,需要做出改变,当然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有一点必须要落实,那就是节度使绝不准掌控军队,不准自行掌控赋税,一切都要服从南方道大行台之政令,南方道大行台所掌控的地方,只能够有铁血军之存在,其余任何军队不允许存在。”
崔安潜看着李儒沛,眼睛里面有了异样的神色,他想不到李儒沛能够看的这么远,节度使掌控军队,是大唐最大的弊端,是必须要废止的,只不过李儒沛提出这等的决定,对北方的藩镇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王爷说到了关键的地方,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等地,只能够存在铁血军,不允许其他军队只存在,某还要补充一点,唯一能够调动军队的,也就是南方道大行台,其余地方一律不准染指军队,军队和地方上必须要剥离,驻扎在地方上的军队,也不能够干涉地方上的事物。”
“嗯,这些事情,麻烦岳父大人操心,科举取士之事、南方军队驻扎之问题,还请岳父大人列出来条陈,这些条陈就不讨论了,要求下面执行,此外就是南方道大行台,还是要单独设置官府办公,不能够设置在王府之内,如此很多的事情不方便,此外就是阚泽宇等人,岳父大人若是觉得不错,就让他们进入南方道大行台做事情吧。”
崔安潜早就考虑过另外找寻办事之地点了,他一直负责全面的事宜,在节度使衙门也不合适,王府更是不行,那样李儒沛根本不能够很好的歇息,其实官邸他已经谋划好了,就在襄阳城东,这里有一处大宅子,以前是襄阳某家士绅所有的,如今家道中落,无力维系大宅子的开销,早就想着卖出去了。(最新更快,搜索小説网WWW;.COM。。)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