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在下确实是江湖客,不过,并不是卖巧嘴的混混,大人若以此类人视郑某,不妨斩了我就算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听着张守仁的话,郑十一虽未仰首大笑作豪迈状,不过倒也真的不惧。
面对这样的敌人,张守仁也是颔首点头,以示赞许了。
无论如何,这姓郑的是一个胆气甚豪的真汉子,不是那种乞命求活的小人之流。
这样的人,不愧是一个海上大豪**出来的,倒是可以真的谈一下。
当下张守仁便是点头颔首,令道:“有什么话,你可以说了。不过,要简洁,所城那边还在等我回去,足下能不能活命,就在这几句话之间。”
“是,大人。”
郑十一仍是镇定从容的样子,不过眼角眉梢还是透出欢喜之色来。
先应了一声,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这才接着道:“大人,家兄在南海一带生意做的颇大,不知道大人可知闻否?”
“自然知道。”
郑芝龙的生意不是做的颇大,是做的十分巨大。
郑氏水师最盛时有过千条船,水师人数超过十万人,亦官亦盗亦兵亦商,反正怎么来钱怎么弄。
万历年间,朝廷在南方有经制水师,皇帝也喜欢收税,所以海关收入十分可观。到了崇祯手中,水师崩坏,海税也在东林党的抵制下不收了,结果冒出一个郑家来,郑芝龙火拼了其余的海盗后,在海上发放勘合,海船要买他发下来的证明才能通行,否则的话,人货船三失是妥妥的,货拿走,船开走,人沉海,几次下来,所有的船只在通过福建一带海域时都得给郑家交税,最牛逼的时候,连荷兰人等外来的船只也是如此,不交钱给郑家,就无法保护自己的平安。
收税,自己有贸易船只,垄断对日航线,郑芝龙的银子是如水一般流淌而来,到他投降清朝的时候,自己建起了中左所到漳州几个府的基地,澎湖也经营的很好,还有一支十几万人的水师,养活这么多人加上挥霍无度,郑芝龙的私产积蓄还在最少一千万两白银以上!
这个钱,还不是如吴襄祖大寿那样克扣朝廷军饷弄来的,是完完全全自己经营所得。
张守仁在决定一举歼灭海盗之前,就已经考虑过“下海”的问题。
莱州和登州都是有不少出海口,后世的青岛,威海,日照,还有登州对面的旅顺,大连,都是后世著名的海港城市。
就算是北方贸易区不如南方发达,但如果能垄断这一大片海域,这经济利益也是十分惊人的。
他的盐利当然是很大,短期内将会使得他飞速发展。
但在明末这时候,一年百万左右的收入也就是撑起一个普通的军镇,想要搞大搞强,这收入还真不够。
辽镇和蓟镇加宣大这几个军镇,一年耗费明朝的军费超过一千万两,光是辽东一镇一年的军饷就有二三百万两之多。
当然,辽镇军饷最少有七成以上是被各级将领贪污瓜分了,但将领瓜分的银子也是有相当一部份用来养精锐亲兵和家丁,所以其实也可以打在军费里头。
总之在明末海洋贸易发达,白银大量涌入导致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一年百万的收入看似惊人,但那要看是用来干什么。
当个富家翁是十足爽了,但在中国想当一个世代富贵的商人,出卖灵魂给皇家是必须的,特别是马上要改朝换代,张守仁就算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叫他撅着屁股对着满清皇帝口称奴才……不,绝不!
不做富家翁,心中还有一团火,这银子用起来就不趁手了。
还得再开财源,除了预备在铁矿上做做文章外,就是打算到海上发展了。
明末时节,绝对是冒险家的乐园。
西方来的已经有占了吕宋的西班牙,还有占了马六甲的葡萄牙,在印度大展拳脚的英国,打酱油的法国,实力犹存的荷兰等等。
这些冒险家从欧洲来到亚洲,用中国的货物套取了南美的金子和物产,然后再转回来到中国用白银和货物来套取黄金。
在明末的对外贸易中,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中国通过贸易获得了海量的白银,有学者统计是三分之一左右的白银涌入了中国。
这确实是不小的成就,但问题实际上更大,很多学者没有看到,或是没有深入研究,只是为了当时的贸易发达而沾沾自喜。但实际上是,中国的货物特产大量出售,导致江南一带不种粮食,大量出产布匹和生丝,粮食面积大量下降,导致高产区反而缺粮,要从外地购粮。
这就加大了粮食供应的危机,北方已经是小冰河时期连年干旱减产绝收,南方也是缩小了粮食种值,这使得粮食供给压力更大,民间需求更多。
然后就是白银涌入,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崇祯年间,物价较万历前中期最少涨了四成,有的物产,涨了一倍多的都有。
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更多更严重,比如农民的负担加重,但最严重的就是明政府维持军费的难度就更加大了,军费开支不足,而发达的是商业,偏偏明朝又不重视商税,或是收取商税的努力被东林党为主的商人官绅集团击败了,所以形成了一个严重的恶性循环,军费不足,民间物价腾贵,朝廷开支剧增,然后加税,加税后农民的负担更重,流亡的农民更多,政府收税的额度只得再次加大……如此就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死弯,一个无法破局的死循环。
再然后,就是被西方坑了一把,大量的白银涌入,而中国的金银比是固定的一比十,西方的金银比却是十三十四,甚至有时候更高。
这样银子涌入,黄金流出,西方用黄金这样更稳定的贵金属成立了黄金为主币的流通系统,一直到几百年后,这个体系才被取代。
相比金本位,中国的金银价比十分不合理,缺乏辅币,这导致货币体系十分混乱。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铸币业一直没有真正的立起来。
相比西方的金银铜等主币和辅币,中国一向是以铜币为主要货币的。
铜币为主,交子等钞票为辅,这其实是稳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因为大多数农民不需要大额货币,铜币用来交税,平时生活,都是十分方便。
而悲剧的是明朝铜币量只有宋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就造成民间辅币不足,只能大量使用白银,这使得白银成为主流货币,也就是银本位。
银本位导致辅币不足,货币量肯定也不足,一直最简单的例子,赋税。
明初时明太祖十分天真,以为可以用实物税来解决赋税问题,但到了几十年后,他的子孙就必须收取货币单位来维持日常开销。等到了明末时,一条鞭法下,所有的农民都需要上交白银来充实国库了。
但白银太贵重,普通的农民手中是没有白银的,这就使农民在交税时必须借贷,或是低价把粮食卖给粮商,然后用卖来的银子交税,在交税过程中,因为银子是重量单位不是货币,又得重新熔铸,地方官府再收取火耗,又盘剥了农民一道。
再加上白银不是铸币,又是贵重金属,这使得很多富裕家庭大量储藏白银,山西晋商在庭院里挖大洞,一次储藏几十万上百万两的白银都不是稀奇的事。
这样这些白银就退出了流通领域,使得民间的货币量一直在稀缺状态,而且在小额交易过程中,银子一直是被夹剪夹来夹去的,无形之中就造成了很多浪费,而大量的银角子汇总在官府那里时,所有交易人都要被官府坑一道……明清两朝,辅币量严重不足,前者是因为失败的货币政策和开矿能力的不足,而后者就是彻头彻尾的愚蠢……清政府根本就是禁绝开矿,除了少数官矿之外,任何民矿都是禁止的,而且在清朝形成了一个自以为正确的传统就是厉行矿禁。
大臣向皇帝提议开矿就是食利,就是急功近利,而反对驰禁者就是老成谋国,是识大体。
这种认知,在康熙至乾隆这百来年中犹为厉害,成为当时朝野认识的主流。
哪怕就是到清末,大量的外来银币涌入,清廷还如驼鸟一般缩在幻想的沙里不肯拔出来,眼看就要亡国了,才羞答答的出了几批龙洋,而且还是辅币不足,这个问题,一直到国民政府都没有能解决,到共和国之前,银洋和铜钱在民间都是正常使用……货币量不足,而且黄金储备不足,信用体系始终未能建立的起来。
经济问题不是张守仁的强项,不过好歹也看过几本专著,他心中明白,不论明末的海洋贸易对明王朝的统治有多大危害,对民间有识之士和参与其中的人来说,利还是大于弊端的。
犹其是他这样要做大事业的人来说,走向海洋,在这个大航海的时代参与利益的搏击,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国并不是纯粹的大陆民族,也不是纯粹的海洋民族,但未来数百年属于海洋,无视这一点的民族,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张守仁记忆中的历史,中国缺了海洋这一课,这一次,则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在他的手中补上这一颗不可!
://..///37/37155/.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