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几名有些醉态的武官重臣忽地坐正了身子,生怕被那些优伶戏子拿来开刷,他们最是喜欢拿朝中高官演成小品狠狠讽刺。
柴峪饶有兴趣的也微微坐正身体,当初皇兄很喜欢优伶,或者说优伶所演的滑稽戏。
除去宫廷大内所养的优伶,皇兄还专门让教坊拨出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滑稽戏表演之事,平常闲着无事可以看看解闷。
若是与臣子只见有了什么意见,还可以命他们编纂一出滑稽戏来表演借着他们将自己的意思给臣子们表达出去。
如今自己也因为皇兄的缘故渐渐的也喜欢这样的表演。
自古以来优伶最卑贱,但往往也多是慷慨之士,自春秋秦汉始,直至明末,他们都充当着一种另类御史的角色,以小品杂剧的方法来讽刺或是劝诫当权者,莫要误入迷途。
在多方注视下几个优伶上场,在对着柴峪行了一礼后便开始他们的表演。
一群俳优将自己打扮成一帮官员,此时作在开会的模样,旁边还有为年约9,10的优伶少女正努力抱着一个比她还高的牌子,可可爱爱。
牌子上也书着水利部门四字。
这会儿,一个部下打扮的俳优用着焦急的语气道:
“今年汴河水涨的很快,必须要决一个口子泄洪,免得发大水了,大家快快讨论一下在哪个地方开口子。”
甲优伶问:“丁家口可以开吗?”
其余优伶拍手摇头道:“丁家口外面良田太多了,开口了会淹死很多人的,也不能开。”
乙优伶问:“杜家口可以开吗?”
众优伶又是拍手摇头道:“杜家口外面便是县城,开口了会淹死很多人的,也不能开。”
最先头问话的那位优伶见这般模样,苦思冥想,忽地,他作夸大样,一手握拳使劲砸向手心,呼道:
“邓家口把控要位,上可控天,下可管民,如此总可以开了吧!”
众优伶齐声大喝道:“这个口子奉命令不得开!”
演完,底下哄然大笑,这个事在朝中也算是半公开的笑话,大部分人都知道主人公是谁。
没想到今夜会被优伶拿来当作开场白。
其中御史班座位那一列,有名中年男子握着酒樽,面色一阵红一阵白的,他身旁的同僚也笑得大声,幸灾乐祸的看着他。
此人正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邓绾,讽刺他站着茅坑不拉屎,身为御史却上不谏言,下不监察百官,大大的渎职。
平常他仗着关系也没人敢说什么,今天却是直接被优伶拿来讽刺,让邓绾丢了好大的脸。
他捏着酒樽正想起身挥袖离去,却又想到前头还坐着官家,又想到了一些别的事情,脸色一阵转换,最后扯出一抹笑,没再发作,对着殿中优伶拱手一礼道:
“绾受教,笑骂从尔,好官自当改之。”
这句话一出,却是让不少人为其容人度量而赞扬,让他挽回了一波品质甚至还反向输出了一番。
怕是今夜的滑稽戏传出去,邓绾的知名度要涨一涨了。
待得众人哄笑散去,便等待着第二批杂戏表演,但见着原先那拨人突然被唤了下去,唤了另一批上来。
不等柴峪及众人提出疑问,只见一位耄耋老臣,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对着柴峪一礼:
“官家,老臣在民间见着一个颇有意思的杂戏班,演的很好,借古通今,觉着有趣便想着唤到今夜这宴会上来,让官家也好生瞧瞧。”
柴峪一听借古通今,心中咯噔一声,这位老臣正是力主反对变法的主力之一,如今这幅作态,怕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啊。
干笑两声,柴峪面上扯出一抹笑,看着那老臣呵呵道:“刘卿,此杂戏班真如你所言那般好?比之皇家供养的优伶也棒?”
随即又意有所指道:“刘卿须知今夜乃是元宵大节,国宴之上,这表演若是不如卿所言,朕可是不依的。”
说完柴峪又呵呵几声,只是眼中的冷意愈来愈烈,直勾勾盯着那耄耋老臣。
他的意思很明显,今夜是元宵大节,有什么事你可以等到后面再说,莫要在这大节上生事,若是坏了今夜这宴会,他定然不会让他好过。
刘政闻言,双手相执,捧在腹前,言辞恳切道:“官家多虑了,也是与先前优伶一样的戏剧表演,并无其他,这表演定让满堂入迷。”
柴峪见状,只能无奈暗自叹气,摆手示意一切继续。
待得那群民间杂戏表演者们入了中央,他们看着周围这红的,紫的,绿的官袍,都是平常见不着的大官。
为首者咽了一口唾沫,感觉压力山大,而且他们要演的那戏,真的不会让官家生气吗?
念罢,他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召他来的那位老大人,只是此刻人正闭着眼没有看他,那领头的也得不到什么指示,一时心更扑通乱跳。
但此刻已入了这大殿之内,想走也走不了了,不然一个欺君之罪下来,他跟他整个戏班子都要齐齐跪谢皇恩,
况且,那位老大人也讲了,他们做的是忠君报国之事,是在谏言官家,使他不可再误入迷途,想到这里他心中的信念又增添了几分,他虽卑贱,但也胸有抱负,为国为民之事,自然做之!
而且历代的官家都颇为仁厚,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吧。
想到这里,他心中微微安定,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上前跪下磕头行礼:“小老儿携戏班拜见官家,官家敬请康安!”
这话还是那老大人教他这么说的,免得乌拉拉一群人给官家行礼,一个个没个规矩,说错了话,扰了官家心情。
那位刘老大人真是忧国爱民的好人啊,领头的这般想。
上头传来一道平和温煦的声音:“朕安,尔等平身开始吧。”
“谢官家!”那领头者又带着自己戏班叩头行礼,‘官家果然仁善,对待我等黎民也是如此和气!’
一番事完,三名穿着儒释道的戏班人员上前,一旁的班主充当旁白:
“今日又是三年一度的三教齐聚之盛景,距离范公变法已过一载,三位儒释道辩者齐聚一堂,讨论如今这天下各自的教条,基本教义!”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