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周铭在考验自己,二丫来了兴趣,小脑袋一扬,拉着周铭的手就往前跑:“我肯定记得呀,你还在家里给我讲连环画,教我写字呢!”
周铭跟着二丫小跑着,看着周围的风景,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
远处的山谷郁郁葱葱,不知名的夜鸟空鸣的叫声在山谷回荡。
近处的稻田大部分已经收割完毕,稻草堆积在一起,没有了家园的秧鸡扯着嗓子叫骂着,带着刚刚孵化出来的小家伙寻找新的住所。
笑容不由自主的攀上周铭的脸颊。
在大城市的钢筋混泥土和鸟笼呆的时间长了,忽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二丫带着周铭绕了好几处田坎和山坡,大约走了一里地,总算是到了周铭的住所。
一个半高泥巴墙里有一处大约200平米还算规整的院子,院子的自留地种植着应季的蔬菜和瓜果。
院子的深处有一排黄土青块石头房,上面盖着土砖瓦。
这种住房沿路也不多见,应该是这里条件比较好的了。
周铭推断着,这个时代应该是七八十年代左右。
就在周铭庆幸自己住的地方应该还算不错的时候,二丫却指着青石房背后靠着猪圈的一处黄土竹编茅草房说道:
“铭嘟嘟,你家在这里呀!二丫是不是很聪明,一下就找到了。”
周铭看着二丫指的茅草房,脸都烂了。
茅草房不算大,远处看大约有六米长,四米的径深。
这处房子周铭刚刚就注意到了,还以为是柴房或者是杂物间,没有想到居然是自己住的地方。
就在周铭发愣的时候,身后有个尖锐的中年妇女声由远及近骂道:“二丫,你狗日的瘟丧,跑哪里去了!”
二丫怯生生躲在了周铭的身后,脆声声喊了一声:“奶!”
中年妇女看到周铭后,居然不敢过来,而是冲着二丫骂道:“丧门星!叫你不要和周疯子耍,你怎么不听话!赶紧回来!看周疯子把你吃了!”
二丫从周铭的身后探出头,心不甘情不愿说道:“铭嘟嘟才不是疯子,还给我吃糖馒头!”
中年妇女提着竹条佯装要打过来,可是她好像很忌惮周铭,嘴里骂着二丫,让二丫赶紧回来,自己却不敢往前。
此时二丫的母亲高凤小跑着过来,喊道:“二丫,快回来了!吃晌午饭了!”
高凤穿着灰蓝色的粗布长袖,系着长长的麻花辫,看着干净而利落,她身上的皮肤如小麦色一般散发出健康的光泽,身上没有一丝赘肉。
最关键是年轻,看样子也不过才十八九岁的样子,没有想到孩子都六岁了。
二丫明显是害怕老妈,不怕奶奶,吓得赶紧往家里跑。
中年妇女一把抓住二丫,又是一通教育。
“让你远离周疯子,你怎么不听!”
“下次我再看到你去找周疯子,我把你的屁股打开花!”
二丫哭喊着,被她娘提着回家了。
周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野鸟的叫声。
周铭很谨慎的来到简陋的黄泥巴竹编屋。
屋子甚至连一把锁都没有。
屋子不大,有一个厅堂和一个卧室,总共大约十来平米。
厅堂开着窗户这边摆放着一张灰黑色的桌子,桌面上平铺着干净的蓝色桌布,还有一盏煤油灯。
最引人瞩目的是不大桌子上堆满了书籍,除了《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外,还有不少名著的连环画。
黄泥巴竹编墙上挂着美女的挂历,上面的时间是1980年9月。
周铭觉得挂历穿着海军服的美女怎么这么熟悉,仔细一看,原来是大明星刘小琴!
里屋的环境就很差了,一个木头床上铺满了干谷草,连床单都没有。
肉眼可见的谷草有很多小黑点,也不知道是发霉了还是跳蚤。
房间里更是一股霉味,这种环境比野外工地的工棚还简陋。
周铭一阵心慌,要是困在1980年回不去那才麻烦!
他急忙把简陋的竹门关上,拿出手电筒打开后,灯光照应在墙壁上。
墙壁出现淡黄色的光晕,紧接着画面清晰起来,是自己的出租房。
捏着手电筒靠近光晕,感觉一阵吸力,周铭瞬间回到了2024年的出租房。
周铭心中震惊。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可以在1980年和2024年来回穿梭了。
周铭想到的第一件事居然是他可以在1980年捡一点地搞试验田,完成自己的大米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周铭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再次打开手电筒。
果不其然,墙上又出现了1980他屋子里的画面。
而随着手电筒上下左右的移动,他所看到的画面在可以移动。
电筒上方还有一个旋钮,可以调整光圈的大小。
随着光圈大小的调整,墙上的画面和细节可以放大和缩小。
当然除了自己的房间以外,无法看到其他房间内部的画面。
就像是在沙盘游戏操作地图一样。
竹泥巴屋外是自留地,种了一些蔬菜,旁边的猪圈,远处的农田还有那栋村里看着最好的屋子。
周铭像挪动《文明6》地图一般详细的观察着乡村的环境,大概看清楚了这里的地形——背靠大山的丘陵地带,大部分农田都是水稻,少部分自留地种植了蔬菜。
周铭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二丫么?
二丫一家住在离周铭家大约五六百米,在一棵黄果树下。
一家人老老少少七八口人,在院子里正围着一个圆桌子吃午饭。
别看人多,桌上的菜可一点都没有。
只有一盘水煮大白菜和一碟咸菜。
大白菜上面漂浮着几滴油沫子,看着就没有食欲。
咸菜上面一层白灰,也不知道是盐霜还是霉菌。
众人的乌黑的碗里也只有一些屎黄色的稀烂红薯,家里的劳动力除了红薯外少许的高粱,
太爷的碗里食物要丰盛一些,除了红薯和高粱还有几个秧鸡蛋。
这是收稻谷时在田里捡到的。
农村家养的鸡蛋,大家都不会吃而是拿去还钱。
秧鸡蛋和鹌鹑蛋差不多大小,土腥味重不好卖,都留给家里的老人吃。
80年农村的日子,清苦得很。
二丫的母亲高凤用乌黑的筷子在大白菜汤盆里面搅了搅,找出一片烟熏的肥肉。
桌上的众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这片肥肉。
小孩子更是馋得流口水。
可是这片不大的肥肉并不是捞起来给谁吃的,而是有更丰富的使命。
高凤将肥肉上的汤滴到二丫太爷的碗里后,用布将肥肉的滋水弄干,然后将其挂在灶台上。
下一顿吃饭的时候,又会把它放到白菜里面煮,取点油气。
“吃饭!”七十多岁的太爷干巴巴的喊了一声后,大家开始干饭。
毕竟都是干重体力活,肚子早就饿了,齁咸的咸菜就着红薯,全部吞进肚子里,还是不解饿。
小孩子们很快就把红薯吃完了,都眼巴巴的望着太爷碗里的蛋。
太爷将蛋黄剥离出来,将蛋白嗦进嘴里,笑眯眯的把蛋黄递给孙儿,九岁的张志龙。
张志龙吞虎咽就把蛋黄吃完,吵着说道:“太爷爷,我还要。”
二丫张筱芳也凑过去,不断得吞口水:“太爷,我也要吃蛋黄。”
哪儿知道奶奶一把就二丫拉走说道:“你一个丫头吃什么蛋黄,给志龙吃!”
二丫委屈想哭,可是又不敢哭,哭了一会儿还要挨打。
重男轻女在农村太正常不过了,更何况是八十年代的农村。
周铭看着二丫端着空碗,身体瘦弱孤独而又小心翼翼的站在桌边,他看不过去了。
不就是蛋么!他在拼夕夕买的鸡蛋五毛钱一个,上次买了二十多个还没吃完呢!
周铭去冰箱拿了五个鸡蛋,煮了白水鸡蛋准备给二丫送过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