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木卫三加尼米德卫星的三角洲基地内,在一座并没有过于深入地下的小型工厂内,大量的金属模块正在被组装,其整体看起来更像是一座车架。
其金属加构的前端逐渐变窄和尖锐,而中部的车架则是一个直径4.6米的球形体,在其后和尾部之间的三个方体其侧面和顶部还带有看似缝道的孔洞。
当星曜的海德萨尔号迫降在停机坪后,便向着正在主持工作的奈格尔走去,而他一眼就看出来即将成型的是一件什么装备。
“依照设计图,我们目前的首要的任务,就是先完成它的车架,就像是一个人,如果骨骼不强健,那么其他方面整得再全面,最终只会是一摊烂泥。”
从这个研究平台又到了那个操作点,奈格尔看似有些憨憨的身体,却为了其而乐此不疲,丝毫没有要停下休息的准备。
就算星曜已经来到他的身后,他依然不断推进着研究计划的进展,并和团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一起商量车架上的每一颗螺丝的型号,计算着每一处距离。
“都在忙着造车啊,哈哈!”
“是星曜元帅——!”
即使是科研人员在见到星曜之后,依然向其恭敬地行礼,这让星曜不得不“老调重弹”地说起当年自己担任基地首长那时的“规矩”。
“有这种精神面貌是好事,不过身为科研人员,你们应该时刻面对的是你们的上司,和那些研究项目,即使称呼元帅,也是部队的军衔,而不是你们。
在我看来,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共同克服困难,一起进步的伙伴,我想我在这里,起到的是帮助作用,如果你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会第一时间协助你们,我只是你们的答疑者和助手,一个能够为团队排忧解难的人!”
在这些团队的面前,身居SVS和平负责人的星曜,却始终把自己当做是团队的助力,别说是什么官架子,实际上他压根就没有把他的头衔当一回事。
这也让这些技术团队能够全力推进各个项目,在和星曜的交流中始终保持着对等,以最高的效率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奈格尔暂时停下了活,并提出了他们目前的打算。
“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估算,如果能够把木卫三的地壳物质和其他高强度韧性金属相结合,那么主炮的聚能管一旦建成,就可以解决目前最大的难题,说到底这也是物质的重要性。”
“好,所以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就是要深入木卫三加尼米德一千多公里以下的地层,进行地壳物质的收集。”
许久后,一直主导着此次技术支持的宇轩总师也来到现场,听说星曜已经回来了,他更是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感。
还没有等星曜发话,宇轩却表示如果可以,此次前往木卫三加尼米德内部的行动,自己将亲自前往。
星曜的面孔瞬间变得严肃,倒不是质疑他的能力,毕竟冰山一战中,SVS和平联盟再次失去了几位优秀的战友,如果每一次行动都要以此作为代价,那么这本身还是否有意义。
没想到的是宇轩他们似乎早已经想到了应对的办法,并且表示不能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就放弃,既然星曜主导的项目已经进展到了这一步,那么不论经历什么,都要保证此次终极武器系统的顺利部署。
“相比以往,此次的车架采用纳米级别的铼金属和碳纤维进行高压混合打造,其本身拥有极强的抗压力量,而为了促使其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将会在每一条构成车架的金属上打造磁场束缚系统,让其与车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和间距而抵消意外情况下的冲击力。”
紧接着,他又向星曜展示了此型地底战车所拥有的其他高性能,力求打造一辆SVS和平联盟迄今为止最强的综合战车,不只是为了眼下的工程。
从设计图来看,此次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艘融合太空战舰和地中掘进机相结合,但却在体积上得以严格控制的多用途机型。
其全长维持在18米,前进状态下的宽幅为4.6米,高度不到5米,越往头部则越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减阻设计,看起来整体更像是一艘能够在地中随时穿越的火箭。
位于其中部舱室的顶部,从设计图来看还装备有可自主升降的迈特粒子射线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起到阻敌的作用。
“主钻头这块,是其的重点,由于采用了新材料,车体的材质和它的材质方面的进步基本属于同一个纬度的。
但整体设计方面,此次最大的进步还在于将超压磁场技术率先运用于地底作战载具上,如果能够取得成功,这将进一步增加我们的战斗载具的本体防御。”
位于木卫三加尼米德兵工厂内,一台哈克达姆火龙钻主体已经下线,车间的灯光照射在其锥型钻头上,强烈的闪光被直接反射到了场地的周围,仅仅是四射的寒光都足以给在场的人一阵刺骨感。
其表面的尖刺作用不只是碎石,在每个尖刺和钻头内部装备一台能量反应堆,专门为钻头前端制造强大能量力场和钻头本身高速旋转的独立能源系统。
此时的火龙钻正和尾部的模拟动力系统相连接,星曜等人被工作人员带领到了安全区域后,他们所在的控制中心能够看见钻头的整个运作流程。
“哈克达姆系统,反应堆充能完成,锁定目标,发射迈特姆集束射线!”
随着钻头中央散发出刺眼的光芒,一道光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命中目标,从聚能到命中的过程在不到2秒钟内顺利完成,就连星曜都感叹此次发射的聚能时间之短,发射之迅速。
“好,开始启动钻头,进入全速掘进模式!”
星曜下令后,拉下开关,从上方下降一块金属板后,其厚度有数米之宽,全部由硬度超高的特种钢压制而成,表面还做了纳米碳覆盖的特殊工艺。
位于钻头的表面开始散发出光晕后,前方的金属板开始渐渐溶解,紧接着发生了坍塌,几乎化作了铁水一般。
工作人员瞪大了眼睛,他们几乎不敢想象就目前这种半成品状态的系统已经拥有了如此强悍的威力。
“滴滴——滴滴——!”
又是一道闪光充斥着这个场地,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直接卧倒在了控制中心前的地面上。
“发生了什么?”
由于整个试验场被加固,外加极致的安全措施,隔着幕墙的他们看见刚才的实验装置被彻底摧毁,周围还闪烁着能量产生的光晕和爆炸产生的碎片。
星曜起身后观察着仪器上的数据,并没有对几位总师和研究人员斥责,因为类似的情况在之前的实验中同样遇到,且深知这种情况是在所难免的。
“是刚才的输出一下子超过了装置的最高承受能力,所以发生了爆炸。。。。”
“除了加强冷却系统的性能外,能量核心的冗余度也必须继续增加,直到能够适应其最大功率下的爆发而不会发生意外!”
“是,星曜——!”
整个实验场并没有遭到什么实质性的破坏,那些碎片很快在专业系统的运行下完成了处理,内部也进行了清洁和台面的自行修补,而这一次他们决定从车架能量节点和冷却系统方面着手,对能量系统的推进器以及材质也进行了新的研发阶段。
由于拥有哈鲁克战舰的模块化经验,现在将模块化技术运用在新新型地底战车上,完全是鸟枪换炮。
得益于星曜的加入和全程指导,车架外围的超导磁场发生系统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内就全部安装完毕,至于冷却系统,星曜则建议将先前制造的SUMWSTAR号的主炮微缩比例上的冷却系统运用在新型战车上,以其本身的性能足够了。
最重要的动力系统和战斗系统的进度已经大有进展的情况下,宇轩则开始对它的另一个重要体系进行研发,而这个系统就是这些新型地底战车的收集装置。
毕竟这种地底战车的作用更多是用于新型地层的采集,攻击系统虽然很重要,却不是最主要的。
宇轩的手中拿着战车的微缩比例模型,并利用影像进行着示范,当新战车在启动的同时,前端造成的超真空高压会将其周围的物质往两侧压。
再通过先前已经抽取并比对的主要物质,一种被称之为G元素的拥有粒子层面的柔性和宏观层面的超高硬度的构成木卫三加尼米德内部主体的物质,该物质占据木卫三中层星体结构的约三分之一。
而新型战车的主要目的就是采集这种物质,以此来获得建造终极武器SUMWSTAR主炮的构成材料。
“这么说,这一次的新型地底战车不只是一辆了?”
“说的没错,作为未来太阳系行星开拓领域的扛把子,我们就从它开始!”
从他们的讨论中不难发现,星曜在打造终极武器要塞之前还有一个关键的步骤,那就是为外星球勘探领域带头研发一种专业的多用途地底勘探掘进车。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